近日,我随县第六纪检监察室的同志调查一起村干部涉嫌贪污私分集体扶贫项目收益分红款的案件。我们从该村2012年账本上发现每隔几个月约有2千元左右的分红款入账,但累计入账总数却远远少于约定收益总额。
“请你说说这几笔扶贫项目收益分红款的入账情况。是当年村集体扶贫项目收益分红款吗?”主谈人小雷同志询问该村原主任。
“是的,我们村集体收入都按规定存入村委会账户的。”该村原主任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确定村集体收入都及时存入村委会账户了吗?请你再仔细想想。”小雷同志严肃地反问。
“是的,我记得我们村都及时入账了。”他低下了头,眼睛完全不敢正视我们。
“我们已经详细查阅了你们村这些年账目资料了,你要仔细回忆,当年还有相当部分的村集体扶贫项目收益分红款去哪里了。”小雷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
小雷同志见该村原主任欲言又止就继续做他的思想工作,“你要放下顾虑,坦白说明情况,争取组织的从宽处理。”
“我记得当时我们收到入股企业的分红款后,一直以现金形式保管着,但又不敢私分,也担心长期大额保管现金被上级发现,所以隔一段时间就存约两千元到村委会账户里,存了三四次。后来接近年底,还有1万多元,我们就寻思商量着给村干部当过节费私分了。”该村原主任沉思了一会,终于坦白了。
“那这张3.8万元的购买猪苗发票和报销凭证是怎么回事?”小雷同志继续询问。
“这张发票和报销审批单是我们村干部当时虚开的发票,用以套取扶贫资金的,以补贴形式给村干部发放了。”该村原主任沉思片刻后也一五一十地道出发票的来源。
“那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有同意你们这么做吗?”我看到该发票的报销审批单上有村务监督小组成员签名,就继续询问。
“当时那些村务监督小组成员是不知情的,签名都是我们几个村干部冒签的,包括贫困户的猪苗签领表上的签名都是我们几个村干部冒签的。”该村原主任坦白地供述。
……
“第一次”是诱惑,也是考验,也是埋下祸害的开始。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时刻谨遵“勿以恶少而为之”的古训,我们要时刻把好思想“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立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防死守迈向思想滑波的“第一次”,自觉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怀集县纪委监委 邓茂云)